趙勇是湖北當陽人,曾在武漢大學深造多年,生前長期致力于端粒與細胞衰老方向的研究,是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。趙勇團隊的多項研究成果,為癌癥治療提供了新思路,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及臨床應用價值。
1976年6月,趙勇出生在湖北當陽。22歲那年,趙勇從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畢業。隨后,趙勇又在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進修,于2003年6月畢業,獲理學博士學位。2003年7月至2006年3月,趙勇在武漢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。2006年4月,趙勇前往美國著名生物醫學研究中心——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。由于出色的學術成果,趙勇收到了多家外國機構拋來的橄欖枝,但他毅然決定回國發展。
2011年6月,年僅35歲的趙勇受聘成為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。多年來,趙勇的團隊在端粒與細胞衰老方向的研究可謂碩果累累。2016年,趙勇的課題組作為獨立完成單位,在學術期刊《自然通訊》上發表的研究論文,不僅回答了“端粒上的DNA雙鏈斷裂能否被修復”這一領域內爭論很久的科學問題,還發現端粒DNA損傷激活了本被嚴格抑制的同源重組機制,從而修復DNA損傷。這一研究成果,為癌癥治療提供了新思路。
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斯虹向極目新聞記者回憶,3月18日,趙勇找到她請假。趙勇告訴張斯虹,自己次日需要去醫院做一個體檢,“只是預防性體檢,不用擔心。”原本,生命科學學院次日將就研究生復試的事宜舉行會議。
趙勇的同事告訴極目新聞記者,趙勇此前曾說過自己跑步會胸痛,同事反復提醒他去醫院檢查,但趙勇一心想著忙完周末的學科全院大會。直到4月8日下午4時30分,趙勇還在與學生討論課題。但沒想到,當日下午5時許,趙勇就因病離開了。
4月9日,中山大學官網發布訃告,稱該院院長、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趙勇,4月8日因病在廣州不幸逝世,終年45歲。
昨日上午10時許,趙勇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廣州殯儀館舉行。廣州殯儀館白云廳里,哀樂低沉、肅穆凝重,趙勇教授生前的領導、同事、學生、同學、親友及全國多名生物學界科學家等數百人與他道別。
“他不是一般的優秀,他是出類拔萃的優秀。”趙勇的博士生導師、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譚錚在現場哽咽了。
學生們回憶起趙勇,都說他治學十分嚴謹,但工作之余又十分和藹可親。“我們私下里都親切地稱他‘小趙’。”一名學生向極目新聞記者說,趙勇老師在生活中是一個活潑的人。
本文由宜昌新聞網編輯